仪式之于时间,就如同房子之于空间。时间不是在消耗、磨损我们,而是在完成我们。
很长的一段时间里,我选择摒弃仪式。
节日也好,生日也好。
一方面,热闹的氛围本身就与我格格不入;而另一方面,我或许也害怕越是追求团圆越显得孤独。
但仪式是时间的标尺,少了仪式感的时间变得往复,生活变得枯燥。
于是产生了一个想法,至少每个暑假,要完成一场旅行,要走遍国内的海岸线,感受不同的海。
暑假旅程的某一天,躺在床上没有睡着,突然听到身边的抽泣声,转头一看,是孩子在默默地哭泣。
我问了几个浅显的原因,她没有回应,只是抱紧我的手,我突然意识到,这个六岁不到的小孩已经会为更深的缘由哭泣了。
可孩子其实比我想象中更坚强。
回家后几天,睡前故事时间,故事的主题是《不害怕被拒绝》。
我问她:“如果你问同学借水彩笔,他不肯借给你,你会难过吗?”
“我不难过,我自己有水彩笔!”
我又问她:“你最好的朋友去长沙读书了,你难过吗?”
“不难过,我还有别的好朋友呀,小一妹,三毛,她们都是我的好朋友。”
说完自己咯咯咯地笑起来。
我的心情也变得明媚起来。
谢谢你带给我不一样的视角,给我如此好的反馈。
37岁生日。
和父母孩子找了家饭店吃饭,本打算好好过个生日的,没想到几个月没去的饭店因为经济下行而缩减了。
大堂一览无余,只有冷冷清清的几桌客人,隔壁吃饭的门店也关了好几家。
因为客流量少,很多菜品都没有,我和父母都感到有点扫兴。
唯有服务员阿姨,她很热情地帮我们上茶水,换盘子,我能感受到,她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,让顾客能再回头。
生活的主角还是人啊。
63岁的妈妈在这个夏天学会了游泳。
那在这个夏天结束之前,我也再练练蛙泳腿走水吧。